ArticlePDF Available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比较研究

Authors: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8Vol. 34No. 24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
风荷载比较研究*
志文12钦华12
1.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广东汕5150632.汕头大学
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汕515063
摘 要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
分别以 B类和 C类地貌上的两栋超高层建筑为例
对比研究了 GB 50009
2001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风荷载条文修改对超高层建筑整体风荷载和围护结构风压的影响研究表明
ABCD四类地貌高度为 250 m 右的超高层建筑
2012 规范
给出的平均风荷载和极值风压
分别比
2001 规范
减小了 6. 9%6. 3%11. 7%17. 6%ACD三类地貌
2012
的调整是减小了风压高度
变化系数但对 B类地貌
2012 规范
既减小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也减小了体型系数
且它们减小程度均与离地
高度有关
2012 规范
在适当降低了标准场地类别的平均风荷载的同时
也适度降低了另外三类场地的平
均风荷载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荷载风洞试验荷载规范
DOI10. 13206 /j .gjg201908013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N WIND LOADING ON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MODIFIED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ZHU Zhiwen12WANG Qinghua12
1.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15063China2.Guangdong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tructure Safety and Health Monitoring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15063China
ABSTRACTBased on rigid model test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of two high-rise buildings on type B and C terrainthe
effects of modification in wind load provision of the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2 versionon the
whole wind load and building envelope wind pressure were compared with these of the 2001 version. It was found that for
type ABC and D terrainthe modification result in a wind loads reduction of 6. 9% 6. 3%11. 7% and 17. 6%
respectively. For type AC and D terrainthe height-dependent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was reduced. For type B terrain
both the height-dependent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the body shape coefficient were reducedand the relative reduction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was depended on the specified height. Hence for high rise buildingsthe modified wind load
codes of 2012 version not only slightly reduced the mean wind loads on the reference type B terrainbut also reduced the
mean wind loads on the other three type terrains.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swind loadswind tunnel testload codes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 目
2015CB057701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269大学
研启动经费项目NTF18014
第一作者祝志文
1968 年出生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博士
通信作者王钦华qinhuawang@ stu.edu.cn
收稿日期20190330
GB 500092012
筑结构荷载规范
1
2012 规范2012 10 月颁布实施至今已有 6
其风荷载规范条文支持了中国大量超高层建筑
的抗风设计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
22001
2012
对超
高层建筑抗风有影响的调整内容包括3CD
两类地貌的梯度风高度调整 B类地貌的风剖面指
修改不同地貌的湍流度和顺风向风振系数表达
补充了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
并建议考虑高层建筑间的气动干扰效应等
述规范条文的修改
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取值将产
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
分别以 B类和 C类地貌上的两栋超高层建筑为例
对比研究新旧规范下高层建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体型系数和平均风压的变
并以用于围护结构设
计的极值风压和用于主体结构设计的基底力为例
研究规范修改对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影响
评估
平均风荷载的整体变化趋势
76
志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比较研究
结构 2019 年第 8期第 34 卷总第 248
1风荷载和风场参数的修改
2012
作用在主要受力结构上的顺
风向风荷载标准值
应按下式计算
wk=βzμsμzw01
βz=1+2gI10 Bz1+
2
μs
μzw0分别为风荷载体型系数
压高度
变化系数和基本风压βz高度 z处的结构风振系
g为阵风因子I10 10 m 高度名义湍流度Bz
别为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和共振分量
因子4
建筑结构关注的近地面范围
风速剖面基本
符合方便工程使用的指数律
Vz=V10 z / 10
()α2
V10 基本风速
对应为建筑所在地10 m 高度
重现期为 50 年的最大风速Vzz度处的风速α
为地面粗糙度指数
不同地表粗糙度的风速剖面形状区别体现为基
本风速
梯度风
风速剖面指数
2001
将地面粗糙度类别规定为海上
乡村
城市和大城市
中心四
指数分别取 0. 120. 160. 22 0. 30
应的梯度风高度分别取 300350400450 m但随
着城市不断向四周扩
其覆盖的地域范围越来越
且地域内的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大
湍流边界层发展的规律不难理解5
将使得城市
地貌下的大气边界层厚度
特别是城市核心区内的
梯度风高度可能有显著增加因此
2012 规范
虽然仍维持 ABCD这四类粗糙度类别不
但适当提高了 CD两类粗糙度类别的梯度风高
400 m 450 m 分别修改为 450 m
550 m同时
B类风速面指0. 16 修改为
0. 15这样
导致了四类地表粗糙度场地的风压高
度系数的
2012
首次给定了 A
BCD四类地貌 10 m 高度的名义湍流度值
别为 0. 120. 140. 23 0. 39
并首次给出了湍流度
随高度变化的表达式
即式3
可见湍流度剖面沿
高度呈负指数减小规律
Izz=I10
z
10
()
α3
层内
必然会受到
风的作用并由此产生作用于建筑上的风压和风荷
对超200 m 的高层建筑
由于结构基本周
期与自然风的卓越周期较为接近
可能导致结构
出现大的结构振动或位移
的正使
甚至安全性67限高
通过
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风荷载并评估结构的风致响
目前已成为超限高层建筑超限审查的重要
内容
2 B 类地貌超高层建筑
某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于长沙市市郊
工程场
地周围开阔
周边主要以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为主
其超高层主楼结构地上 58
地下 4上部结构
平面大致呈椭圆
平面总长约 60. 5 m
面最大宽度 36. 6 m
最小宽度 22. 39 m主体结
屋面标高 241. 700 m
结构最大标高 261. 400 m
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属超过 B
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6
1所示
1 B 类地貌某超高层建筑三维效果
沙市 50 年一10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分
别为 0. 35 kPa 0. 40 kPa
对应的 10 m 10 min
平均风速分别为 23. 9 m / s 25. 6 m / s制作了包
含周边少量低矮干扰建筑1 350 的风洞试验模
缩尺后的模型主体结构楼顶标高0. 747 m
体结构模型表面共布置 16 排外测压孔
并遵循立面
上部密下部疏的原则每标准层分布 34 个测点
并在
平面的棱边适当加密包含周边高层建筑在内的风
洞试验段最大模型堵塞度小于 3%2为边界层风
洞中形成的 B类风速和湍流度剖面可知
2给出
的风洞内湍流2012
的要求基本一
但仍然明显小于日本风荷载规范要求8
体结构风洞试验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和周边模型一起与风洞转盘刚性固定
保证在试验
风速下模型没有明显振动
如图 3风洞试
段入口风速为 8 m /s扫描阀采样频率为
312. 5 Hz
采样时长 32 s
每个风向角下每个工况共
采集 10 240 个采样点
来流风向以 10°为步长
试验
风向角取 0° ~ 360°
如图 4所示
2. 1 平均风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剪力
在平均风
绕主体结构主轴结构主
86
准与规范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8Vol. 34No. 248
a速剖面b湍流度
2风洞内 B类地貌平均风速剖面和湍流度剖面与
规范值的对比
3洞试验段内的模型
4验风向角和结构坐标定义
定义见图 4x向和 y向的基底剪力分别用 Qx
Qy
对应的基底倾覆力矩分别用 MxMy
z轴的基底扭矩用 Tz56
100 年重现期下
新旧规范给出的主体结构基底风
力随来流风向角的变化曲线
5不同风向角下主体结构基底剪力
6不同风向角下主体结构基底倾覆力矩
5给出了平均风荷载作用下
体结构上作
用的基底剪力可见
在所有风向角下
主体结构沿
xy向的基底剪力均2001 规范
6. 3%
160°风向角下
2012 规范
给出的主体构沿 x
基底剪力达到最大值 1. 81 ×104kN
2001
下的对应值 1. 933×104kN 1. 23×103kN体结
构沿 y向的基底剪力最大值明显小于沿 x向的基底
剪力最大值
这与主体结构平面外形呈椭圆形有关
2012
60° 风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7. 84 ×
103kN
2001
对应值 8. 37×103kN 5. 3×
102kN
旧规范给出的主体结构对 x
力矩
60 ° 风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2012
1. 14 ×106kN·m
2001 1. 22 ×
106kN·m8. 0×104kN·m体结构沿 y轴的基
底倾覆力矩大于对 x轴的基底倾覆力矩
160°风向角下新旧规范均达到最大值
2012
规范
2. 68 ×106kN·m
2001
最大值
2. 86 ×106kN·m1. 8×105kN·m
x
y向的基底倾覆力矩相
主体结构沿 z轴的扭矩
在所有风向角下都非常小
130° 风向角下达
96
志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比较研究
结构 2019 年第 8期第 34 卷总第 248
2012
9. 44 ×104kN·m
2001
最大值 10. 1 ×104kN·m6. 6 ×
103kN·m
6所示
2. 2 风压系数
该风洞试验的动压参考点通过布设在建筑顶部
高度位置的皮托管获风压系数平均值
脉动值
和极值风压均换算为 10 m 高度的对应值下面以
测点层平均风压系数为例
对比说明新旧规范在平
均风压系数和体型系数上的变化
2001
2012 B类地貌的
风压系数变化率 K
K=z / 10
()0. 32 z / 10
()0. 30
z / 10
()0. 32 =110 /z
()0. 02 4
4B
0 ~
6. 9%10 m 高度处为零
而在梯度风高度处取得
最大6. 9%
对一个给定高度的高层建
该变化率在该建筑的顶部高度处取得最大值
对本文超高层建筑
对应K最大值为 6. 3%
1给出了新旧规范同一高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lμ'
zl2012 规范
2001
值小
两者差别随着立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定义测点xy轴方向的层体型系数分
别为
μsxl=
n
i=1
μsiΔHBy i
ΔHBy
5a
μsyl=
n
i=1
μsiΔHBx i
ΔHBx
5b
μsi为测点点体型系数μsxl
μsyl别为第 l
层沿 xy轴方向的测点层层体型系数nΔH分别
为每测点层测点总数和测点层层高Bxi Byi
为第 i个测点所辖面域在 x轴和 y轴方向上的投影
宽度BxBy分别为结构所在测点层在 xy
上的投影宽度
以图 5给出的 x向基底剪力在风向角下达到
最大值的最不利工况
给出主体结构此时的 x向测
点层层体型系数
以反映新旧规范下 B类地貌平均
风压系数的差别
如表 1
2012
给出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比
2001
两者差
别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主体结构上的最大
差别为 7. 0%
2012
给出的各测点层的层
体型系数同样比
2001
但两者差别随着离
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最大差别发生在地上第 16
点层
差值为 6. 1%
1测点层平均风压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体型系数的对比
点层
编号 离地
高度/ m
2001 规范
μzl
2012
μ'
zl
2001
μsxl
2012
μ'
sxl
μzlμ'
zl
μzl
/% μsxlμ'
sxl
μsxl
/% Δpmeanl/ %
1 258. 35 2. 83 2. 65 1. 44 1. 44 6. 4 0. 0 6. 3
2 253. 35 2. 81 2. 64 1. 12 1. 12 6. 0 0. 0 6. 3
3 246. 35 2. 79 2. 61 1. 26 1. 25 6. 5 0. 8 7. 0
4 238. 35 2. 76 2. 59 1. 11 1. 10 6. 2 0. 9 7. 0
5 227. 40 2. 72 2. 55 1. 12 1. 11 6. 3 0. 9 6. 9
6 212. 80 2. 66 2. 50 1. 09 1. 08 6. 0 0. 9 6. 8
7 197. 80 2. 60 2. 45 1. 16 1. 15 5. 8 0. 9 6. 6
8 181. 70 2. 60 2. 45 1. 16 1. 15 5. 5 0. 8 6. 5
9 164. 90 2. 45 2. 32 1. 33 1. 32 5. 5 0. 8 6. 2
10 148. 10 2. 37 2. 24 1. 41 1. 39 5. 5 1. 4 6. 6
11 127. 90 2. 26 2. 15 1. 48 1. 46 4. 9 1. 4 6. 3
12 106. 90 2. 13 2. 04 1. 57 1. 54 4. 2 1. 9 6. 5
13 81. 70 1. 96 1. 88 1. 62 1. 58 4. 1 2. 5 6. 5
14 56. 48 1. 74 1. 68 1. 37 1. 33 3. 5 2. 9 6. 2
15 31. 33 1. 44 1. 41 0. 83 0. 79 2. 1 4. 8 7. 0
16 14. 53 1. 13 1. 12 0. 66 0. 62 0. 9 6. 1 6. 8
基于测点层平均风压系数与该测点层风压高度
μzl和层体型系数的关系
可计算新旧范下
测点层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率
Δpmeanl=μsxlμzlμ'
sxlμ'
zl
μsxlμzl
6
1可见
2012 规范
给出的所有测点层平
均风压系2001
6. 2% ~ 7. 0%
因为用于计算无量纲化风压系数且由风洞试验确定
的实际 10 m 高度风压
是由设在建筑顶部的动压参
考点风压与该高度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换算到
10 m 高度得到
围护结构设计需先获得测点在某一风向角的风
压系数极大值 CPextui极小值 CPext li
CPextui=Cpimean +kCpirms 7a
07
准与规范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8Vol. 34No. 248
CPextli=Cpimean kCpirms 7b
峰值因子k=3. 5Cpimean Cpirms 别为测点i
的风压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差
将每个测压点在所有风向角下 CPextui最大值
确定为该测点的最大极大值风压系数 CPmaxi
确定所有风向角下 CPextli最小值为该测点的最小
极小值风压系数 CPmini将测点 CPmaxiCPmini
围护结构风荷载设计22001
2012
CPmaxiCPmini以及对应的变化率
2012 规范
并不改变测点极值风压系数大小
在建筑表面所有测压点里的排列顺序但与2001
规范
相比
表中所有测压点的最大极大值风压系
数和最小极小值风压系数减6. 1% ~ 6. 5%
2012
对围护结构风荷载的设计值减小了
2 2001
2012
用于围护结构设计的 CPmaxiCPm ini变化率
点号 2001 规范
CPmaxi
2012
C'
Pmaxi
CPmaxiC'
Pmaxi
CPmaxi
/% 点号 2001 规范
CPmini
2012
C'
Pmini
CPmaxiC'
Pmaxi
CPmaxi
/%
298 4. 95 4. 63 6. 5 111 9. 49 8. 89 6. 3
170 4. 83 4. 53 6. 2 298 9. 20 8. 62 6. 3
149 4. 34 4. 06 6. 5 301 9. 19 8. 60 6. 4
80 4. 30 4. 03 6. 3 335 9. 14 8. 56 6. 4
81 4. 28 4. 01 6. 3 233 9. 00 8. 43 6. 3
202 4. 26 3. 99 6. 3 267 9. 00 8. 43 6. 3
168 4. 25 3. 99 6. 1 102 8. 92 8. 35 6. 4
163 4. 25 3. 98 6. 4 248 8. 92 8. 35 6. 4
143 4. 25 3. 98 6. 4 119 8. 88 8. 32 6. 3
139 4. 25 3. 98 6. 4 369 8. 88 8. 31 6. 4
3 C 类地貌超高层建筑
C地貌而言2012
虽然维持了
2001 规范
的地
但将梯度风高度
增大了 100 m
这意味着需要将2001
剖面向上延伸到距地 450 m 的高度
不同地貌在梯度风高度上的风速相等的原则
致梯度风高度2012
压变 2001
2012
将减小作为标准场地类别的 B类地貌的平均
风荷载
B类地貌是 ACD类地貌风荷载的基
也将ACD类地貌平均风荷载的减小
这与文献9
的结论一致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
研究新旧规范下 C类地貌
建筑平均风荷载的变化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核心
其主体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地上 54
地下 4
结构平面成扇形
总长约 61. 8 m
宽约 43. 7 m
屋面标高 236. 950 m
建筑最大标高 248. 000 m
部结构采现浇混凝土框 核心筒结构体
属超过 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6
建筑地处城市核心
工程场地周围建筑密
高层林立
风洞试验需要考虑对该工程有明显
气动干扰的多栋周边高层建筑为此制作了包含
周边干扰建筑的 1 300 的风洞试验模型
缩尺后
的模型主体结构楼顶标高为 0. 827 m主体结构
模型表面共布 12 排测压孔每层分布 28 个测点
测点棱边密中间相对较稀包含周边高层建筑在
内的风洞试验段最大模型堵塞度小于 3%7
为边界层风洞中形成的 C类风速和湍流度剖面
a速剖b湍流度
7 C 类地貌平均风速剖面和湍流度剖面与规范值的对比
见其平均风速和湍流度剖面均与
2012
17
志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比较研究
结构 2019 年第 8期第 34 卷总第 248
要求比较一致风洞试验模型如图 8
试验段入口风速为 12 m /s
来流风向以 10°为步长
试验 0 ° ~ 3 60° 风向角9
扫描阀采样频率为
312. 5 Hz
样时长65. 54 s
每个风向角下每个工
况共采集 20 480 个采样点
8洞试验段内的模型
3. 1 平均风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剪力
体结构主轴定义见图 910 可见
主体
结构沿 x向基底剪力
风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其中
2012
9. 494×103kN2001
1. 079×104kN体结构沿 y向基底剪力
140°
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2012 规范
9. 078×103kN
2001
1. 032×104kN
2001
给出的基底剪力最大值比
2012
11. 7%
3新旧规范测点层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体型系数和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
点层
编号 离地高
/m 2001 规范
μzl2012
μ'
zl2001
μsxl2012
μ'
sxl
μzlμ'
zl
μzl
/% Δpmeanl/ %
1 242. 5 2. 51 2. 21 2. 42 2. 42 12. 0 12. 0
2 223. 9 2. 42 2. 14 1. 92 1. 92 11. 6 11. 6
3 206. 5 2. 33 2. 06 1. 57 1. 57 11. 6 11. 6
4 189. 1 2. 25 1. 98 1. 36 1. 36 12. 0 12. 0
5 171. 7 2. 15 1. 90 1. 20 1. 20 11. 6 11. 6
6 150. 0 2. 03 1. 79 1. 09 1. 09 11. 8 11. 8
7 128. 2 1. 89 1. 67 1. 01 1. 01 11. 6 11. 6
8 102. 1 1. 71 1. 51 0. 98 0. 98 11. 7 11. 7
11 可见
主体结构对 x轴的基底倾覆力
140° 风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1. 296 ×106kN·m
2012
最大值为 1. 14×106kN·m体结构沿
y轴的基底倾力矩
170° 风向角下达到最大值
1. 262×106kN·m2012
1. 111×106kN·m
体结构 z轴的扭矩明显小于两个方向的基底倾覆
力矩
180° 风向角下2001
取最大值
1. 095×105kN·m2012
9. 633×104kN·m
比上述值可见
2001 规范
最大基底倾覆力矩比
2012
11. 7%
3. 2 层体型系数
以图 10 给出的 x向基底剪力在 风向角下达
9试验风向角和结构主轴定义
10 不同风向角下主体结构基底剪力
11 不同风向角下主体结构基底倾覆力矩
最大值的最不利工况
给出主体结构对应的 x
测点层
3
2001
给出的测点层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比
2012
27
准与规范
Steel Construction. 2019 8Vol. 34No. 248
3
点层
编号 离地高
/m 2001 规范
μzl2012
μ'
zl2001
μsxl2012
μ'
sxl
μzlμ'
zl
μzl
/% Δpmeanl/ %
9 76. 0 1. 50 1. 33 0. 87 0. 87 11. 3 11. 3
10 49. 9 1. 25 1. 10 0. 60 0. 60 12. 0 12. 0
11 23. 8 0. 90 0. 80 0. 33 0. 33 11. 1 11. 1
与该大楼基底剪力的变化是一致的但需要
指出的是
各测点层的层体型系数
新旧规范并没有
差别这样
2012 规范
的测点层平均风压系数比
2001
11. 1% ~12. 0%
4结 论
12012 规范
适度减小了作用在高层建筑上
的平均风荷载
以及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极值风压
ABCD四类地貌而言
分别比2001 规范
减小6. 9%6. 3%11. 7% 17. 6%D
小幅度最大
2ACD三类地貌
2012 规范
对平均
风荷载和极值风压的减小是通过减小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得
但维持与2001
相同的体型系
但对 B类地貌
如基于风洞试验
2012 规范
减小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也减小了体型系数
新旧
规范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差别随高度的增大而增
体型系数的差别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
具体值与
离地高度有关
考文献
1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金新阳建筑结构荷载
修订原则与要点J筑结
学报2011321279 85.
4米尔希谬
罗伯特.H.斯坎伦风对结构的作用风工程导论M
刘尚培
项海帆
谢霁明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5HERMANN SKLAUS GKRAUSE E. BoundaryLayer Theory
M. BerlinSpringer-Verlag2004.
6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 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MELBOURNE W HPALMER T R. Acceleration and Comfort
Criteria for Buildings Undergoing Complex Motion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241 /42 / 43 /
44105116
8TAMURA YOHKUMA TKAWAI Het al. Revision of AIJ
Recommendations for Wind Loads on BuildingsC/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Structures Congress. 2004110.
9永贵
高阳
戴益民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高层建筑
风荷载的对比研究J钢结构20153095962.

接第 66
类似该方法使设计人员更易接受理解
同时对规
范的细化及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考文献
1本才
汪丛军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M 2 上海
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永贵高阳戴益民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高层建
筑风荷载的对比研究J钢结构20153095962.
3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ASCE.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SCE 710S. RestonVirginia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
gineers2010
5NRCC.Users Guide-NBC 2005 Structural CommentariesPart 4 of
Division B . Ottawa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2005.
6埃米尔
·
希缪罗伯特
·H·
斯坎伦风对结构的作用风工程导
M刘尚培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7ZHOU YGU MXIANG H. Alongwind Static Equivalent Wind
Loads and Responses of Tall Buildings. Part Unfavorable Dis-
tributions of Static Equivalent Wind Load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9791135150.
8ZHOU YGU MXIANG H. Alongwind Static Equivalent Wind
Loads and Responses of Tall Buildings. Part Unfavorable Dis-
tributions of Static Equivalent Wind Load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979 1) :
151172.
37
志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修订后的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比较研究
ResearchGate has not been able to resolve any citations for this publication.
ResearchGate has not been able to resolve any references for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