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PDF Available

Tautology: Information Redundancy and its Communicative Function

Authors:
  • Southwest University
2018 11
34 6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imonthlyNov. 2018

Vol. 34 No. 6
收稿日期2018-05-19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6SKB0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
项资金项SWU1009008部分成
作者简介成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
语法学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交际功能
成 军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4 0 0 1 7 5
摘 要本文从通信工程的视角入手
考察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价值同义反复的特
征在于其语义无信息性
其性质为信息冗余
其使用是为了抵消噪声对所传递信息的干扰在通信工程中
噪声
指的是
任何妨碍信号在系统中真实传递的干扰或瑕疵在言语交际
存在着妨碍信息真实传递的各种干扰因素
其中就包括
信息接收者受话人所持有的与信息发出者发话人所发出的信息不一致的甚至相抵触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
出者而言是干扰信息真实传递的信息噪声言语交际是信息协商的过程
发话人为了保证其信息真实有效地为受话人所
接受
就需要采取相应策略以克服来自包括受话人所持信息的噪声干扰同义反复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功能需求交际者所
采取的一种
工具性策略简而言之
同义反复的功能在于通过一种
工具性策略
获得信息冗余以消除信息噪声对所
传递信息的干扰
从而保证话语信息在言语交际中传递的信度与效度
关键词同义反复信息传递信息冗余噪声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 - 6414 201806 - 0070 - 07
0引言
同义反复话语tautology又称为同语
重言
名词性同义反复Fraser1988或首词重复
陈新仁200220032004) ,
其语言形式为
NP + WILLBE + NP
AA
1War is war. 战争就是战争
2Boys will be boys. 孩子就是孩子
3A rule is a rule. 规则就是规则) ( Wierzbicka1987
话语在形式上遵循了逻辑的同一律
它又具有语义无信息semantically
uninformative) ( Lyons197748
信息空白informationally empty) ( Saeed199781 的语义特征
言是形式与意义相匹配的符号系统
该系统遵循
语言形式非同义性
的组织原则
即语言形式不同一定
意味着它们在语义上或语用上有所差异Goldberg1995正因为如此
一直以来
人们对这类由形式完
全相同的两个 NP 所构成判断句所具有的表达力始终有较多争
学界有激进的语用观和激进的语义观
的对立
Levinson1983根据合作原则对同义反复所做的会话含义阐释代表了激进的语用观后来一些学
者沿着会话含义的研究路径不断做出补充与修订Ward et al. 19912001还有一些学者运用关
联理论
认为同义反复话语的理解是可以推导的
其理解受关联原则支配Higashimori 1996新仁
200220032004文旭2003Higashimori et al. 1996指出
同义反复话语在于提示某些信息在话语中
被忽略
而它可以在关联原则的认知操作下得以重现
激进语义观是指以 Wierzbicka 198719881991为代表的从语义上对同义反复意义生成与理解做
出解释的研究路径Wierzbicka 1987不赞成用一条独立于具体语言的普世交际原则来解释话语意义
·07·
成 军 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交际功能
的生成与理解她认为
在每个具体情况下
交际意义都是被预先编码于特定的句式之中
具有规约性
特征
而不是依据独立于具体语言的语用原则推导出来的Wierzbicka1991392
同义反复一般
是程式化的凝固表达Wierzbicka 1991391) ,
其语义是被压制coerce进入了这种特殊的表达之中
在激进语用观与激进语义观之间
不少学者采取了更为中庸的态度
一方面承认理解同义反复话语
需要经过语用推导获得其会话含义
另一方面又承认同义反复话语隐含着规约性语义Fraser1988
Gibbs et al. 1990Rhodes2009刘正光20052010Fraser1988
对同义反复话语的
理解是在规约性语义基础上通过语用推理而获得
语用推理表现在同义反复话语表明说话人意
欲让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对该话语中的 NP 所指的对象持某种态度说话人相信听话人能够意识到这种
态度该态度与会话是相关的因此
同义反复就是发话人为了将其对该话语中 NP 的典型态度传递出
来以引起受话人的注意所做的选择
尽管有激进语用观与激进语义观的对立
但是人们对其语用功能有大概一致的认识
认为其语用功
能主要体现在
话语巩固reinforcement
合理辩护或解释justification or explanation两个方面
Sonnenhauser2017为什么一种无语义真值的话语能实现这样的语用功能呢Aitchison2000认为
语言的功能除了提供信息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交流和说服但是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
语言的特殊
性在于
它既是被传递的信息本身又是被传递信息所负载的媒介或工具因此
语言的功能除了提供信
息以成功实现交流与劝说等交际目的之外
还包括为了信息的准确传递所承担的组织
协调信息的
工具
性功能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来讨论同义反复话语
希望为认识
理解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话语的交际性与信息性
交际是对他人之符号行为做出反应的过程Adler et al. 20064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
交际又
是通过某种确定的符号系统有意识地传递信息的过程Lyons197732) ,
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发出者将信
息传递给接收者
希望以此来影响后者的行为因此
言语交际便是以一种确定的语言符号声音的或文
字的为媒介有意识地传递信息以期影响他人思想或行为的过程
信息传递最早在通信工程或更广义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中受到关注信息论是用数学的方
法研究信息的计量
传递
变换
处理以及储存的科学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
在一个通信系统中
产生于
信源的消息经过发送器被编码为可以通过信道的信号
信号通过特定的信道传到接收器
接收器将所接
收到的信号解码为消息最后到达信宿由于有噪声的干扰
到达信宿的消息有可能与来自信源的消息不
一致噪声是任何妨碍信号在系统中真实传递的干扰或瑕疵噪声侵入到信道中通过增加新的不确定
性从而干扰信号的真实传递Shannon e tal. 196419
噪声对信息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由于在信道中信号受到噪声的干扰因此不能
完全或真实地为接收器所接收
这样导致信息扭曲或信息失真; ( 2由于接收器在接收信号的同时也接
收噪声
在解码过程中有噪声的参与从而导致信息量的增加
于是产生新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在通信工程中是指
在选择消息时的选择自由度Shannon et al. 19649
农对信息的这一定义是出于对信息予以概率统计学意义上的计量考虑而做出的
它与信息的内容是无关
如果可供选择的消息越多
在选择发送哪条消息时的选择自由度就越大但对信宿而言
预测到底接
收哪个消息的难度越大
不确定性也就越高
这就意味着消息的信息含量高相反亦然从这个意义来
信息是能够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因为
不确定性正是因为信息不足导致的Klir20066
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信息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等同于消息
被传输的东西
消息与信息的区分在分析话语的语用功能时是有一定价值的在言语交际中
发话人说话相当于从
发送器发出消息的信号
对发话人而言
如果发出消息的目的是为了让受话人意识到某种之前他没有意
识到的东西
那么这就具有了交际性但是对受话人
这种消息可能会使其意识到某种他之前没有
意识到的东西
也有可能不起任何作用如为前者
便消除了某种不确定性
那么话语就具有了信息性
·17·
外国语文 2018 年第 6
由此可见
交际性是针对发话人而言
而信息性是针对受话人而言的Lyons197733交际性
说明发话人的话语行为目的在于沟通
即以一种确定的语言符号为媒介有意识地传递信息从而影响受话
信息性说明话语对受话人的思想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
话语对受话人而言是有意义的
消除某种不确定性这表明
具有交际性的话语不一定具有信息性
而具有信息性的话语一定具有交际
比如
我们叫某人的名字
对于受话人来说就不具有信息性
因为它并不能消除受话人的某种不确定
但是却有交际性
它起呼叫vocative的交际功能
以引起受话人的注意
2言语交际中的噪声
如果我们接受上面对
话语
的技术性描述
那么
言语交际就自然涉及噪声这一往往被人们忽略的
因素噪声也称之为噪音
可理解为
任何影响有效际的力量Adleret al. 200612) ,
而言语交际中
的噪声便是阻碍话语信息真实有效传递从而影响信息效应的任何干扰因素信息效应是指话语信息对
交际者发话人所产生的影响从广义而言
交际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Shannon et
al. 19643) ,
因此
信息传播的目的在于实施影响
这表现了话语的交际性
噪声对信息效应的影响表现在: ( 1信息没有受到噪声的干
话语信息为受话人真实完整地接受
受话人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增加了新内容 2信息受噪声干扰
话语信息不为受话人所接受
受话
人的知识结构不发生改变; ( 3信息受噪声干扰
话语信息接收噪声的改造
产生有别于原有信息的新信
发话人与受话人的知识结构均发生改变
增加了新的内容言语交际中的噪声虽然会干扰信息真实
有效的传递
但这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因为在噪声的作用下
有可能产生新的结构
新的秩序之所谓
来自于噪声的有序order from noise便是如此
不然
人类认识是不可能发展与进步的
言语交际中的噪声具有多样性Adler et al. 200612-13根据噪声的属性将其分为三类外部噪声
external
生理噪声physiological
心理噪声psychological外部噪声又称为物理噪声physical) ,
括受话人之外的那些难以听清楚的或分散其注意的因素生理噪声指影响信息准确接收的任何生理因
如耳背
耳聋等心理噪声指影响交际者准确表达或理解的心理因素上述分类有一定道
但是过
于笼统尤其是心理噪声
它涵盖的因素太多太杂
如情感
态度
动机
记忆等等这些因素当然对信息
传递有影响
但从技术层面上对这种影响予以刻画是十分困难的另外
上述分类忽略了传递信息的工
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对信息准确传递的影响
我们将言语交际中的噪声分为以下几类: ( 1背景噪声指在自由空间的信道内存在的阻碍信息有
效传递的干扰因素比如
在会话时
环境中的其他声音对当前的言语交际而言便是噪声空间距离也是
一种背景噪声
信道过长
声波难以到达对方空间内的任何物理障碍也应视为背景噪声背景噪声的特
点在于其物质属性2生理噪指交际者的生理瑕疵所引起的影响信息有效传递的干扰因素
Adler 等的不同的是
不仅有来自受话人的生理噪声
还有来自发话人的
如口吃
发音器官损伤等3
信息噪声指受话人所持有的与发话人所传递信息不相
不一致
不协调
甚至对立的信息比如
谈到索绪尔时
发话人说
索绪尔是瑞典
而如果受话人之前以为索绪尔是法国人
受话人所持关于
索绪尔的信息与发话人所传递的信息不一
即为信息噪声4媒介/工具噪声指影响话语信息准
确传递的各种语言因素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说在言语交际中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或工具工具的好
与坏自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那么
采取何种语言形式也就必然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度与信度歧义句
对信息的有效传递就不利一个小伙子约会女朋友到河边欣赏美丽的风景时说
Ill waiting for you at
the bank
最后女朋友到了银行这就是由于媒介/工具噪声产生的信息扭曲所导致的误解一切需要
依赖语用推理才能获得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对信息传递都可以构成媒介/工具噪声学术论文如果以小
说的方式来写
其信度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
任何主观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术论文中即是一种媒介/
工具噪声
需尽量加以克服
噪声的多样性表明
信息的传递所受到的干扰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限制在信道内话语的生成与理
·27·
成 军 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交际功能
解会受到信息噪声与媒介/工具噪声的直接影响
生理噪声影响话语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背景噪声对话语
信息在信道内传播的影响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3信息冗余对信息传递的作用
信息在言语交际中要受到各种各样噪声全方位的干扰
其传递的效度与信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因此
为了保证信息尽可能准确有效的传播
交际者就必须采取策略来克服各种噪声干扰
比如
在十分嘈杂的地方
交际者会尽量通过提高声音
或尽量靠近对方以缩短信道的距离等策略来克服
背景噪声口吃的人说重复的话比正常人多得多
耳背的人往往要求对方大点声音讲话
或要求对方重
而对于信息噪声
交际者除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克服其干扰之外
还可能不断调整语言表达形式
以使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信息重复与信息累加是克服信息噪声干扰的有效策略重复与累加意味着信息冗余information
redundancy冗余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固有属性桂诗春1980徐盛桓
1984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人们往往要发出比正确理解最低量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多出最低需要量的那
部分信息就是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尽管会增加话语加工的认知努力
但是它对准确理解话语却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因为信息
冗余可以消解噪声在信息传递中可能引起的信息畸变正是出于这种原因
交际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在话
语中添加一些
已知的
可预计的
冗余信息而承担信息传递媒介的语言
也同样可能为了信息传
递的目的而选择相应的语言形式
从而让信息冗余作为一种
工具性策略instrumental strategy来应对
噪声的干扰无疑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为这种
工具性策略
提供了便利
4
同义反复
的信息冗余性
4. 1 冗余性的论证
同义反复话语具有
信息空白Saeed1997的特征这即是说
它的信息量为零
不提供任何新的
信息不过
要想证明这一点却不是易事如果从信息的一般理解出发来证明同义反复的无信息性
是根本不可能的按照一般的理解
信息等同于消息
是指
被传输的东西如果说讲War is War
句话的人没有表达什么东西那是说不过去的
他确确实实通过该话语表达了某种意义
自然就有一定信
息含量下面我们将从通讯工程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来证明同义反复的信息冗余性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申龙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
在选择消息时的选择自由度Shannon et al.
19649从通讯的角度而言
发话人说话是发出消息而不是发出信息War is war
为例
发话人说
此话
他向受话人发出了一条关于
战争
的消息假设发话人只有两条关于
战争
的消息可供他选择
发送
而受话人也清楚只有两条可供发话人选择发送
战争是残酷的
战争不残酷
那么发话人发
出的任何一条消息都是两种可能状态中的其中之一
而受话人也只能从这两种可能中最终得到一个确定
的状态这样
发话人发出任意一条消息就有了一个单位的信息量
记为 1bit这正如我们抛硬
币只有正反两面一样
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
每次的信息量都为1比特信息量可根据选择量number of
choices的对数求得Shannon et al. 196410) ,
公式为
4H = log2nH为信息量n为选择量
该公式表示信息量是以2为底的选择量n的对数
那么1比特的信息量的数学求解为
5H = log22 = 1
假如发话人有多条关于
战争
的消息可供他选择发m1m2m3mn) ,
其最终选择发出的那
条信息的概率就是1 / n
受话人预计发话人到底要发出哪一条的概率以及受话人最终得到哪一个确定性
的状态的概率同样也为1 / n这表明
可供发话人选择发送的消息越多
受话人预计接收到那条消息的
·37·
外国语文 2018 年第 6
难度也就越大而一旦最终得到一个消息
他就获得了一个确定的状态
从而排除了其他所有的不确定
状态
那么这个最终获得的消息的信息量为 log2n
所排除的不确定状态为n - 1
发话人有3
关于
战争
的消息可供其选择发送
每条消息的信息量即为 log23
如有 4
则为 log24 = 2 ……
对同义反复话语而言
War is war
由于此消息是关于
战争
的同语判断句
AA
就不可能
有关于
战争
的同语否定判断句
War is not war
A~ A
因为后者是对矛盾律A不是非 A的明
显违背这样
就只能有
War is war
AA这种状态可供发话人选择
此时
选择量为n = 1因此
发出
War is war
这条消息的信息量为
6H = log21 = 0
对接收人来说
该消息所能排除的不确定性为
7) ( n - 1=1 - 1= 0
以上的数学证明充分说明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量为零
这类形式的表达不具有信息性同义反
复话语不能排除任何不确定性因此
同义反复话语只不过是一条冗余信息
4. 2
同义反复
的交际性
同义反复话语提供的是冗余信息
不具有信息但是它并不是多余的
无用的对信息的传递而
同义反复话语的这种信息冗余是完全必要的前面我们对话语的信息性与交际性做了区分在大多
数情况下
话语既提供信息又具有一定的交际性
话语并不总是为了提供信息
有时
话语仅仅具
有交际性仅仅具有交际性的话语不是通过所传递消息可能具有的信息性来实现其影响他人的目的
是通过话语在信息传递中的
工具性功能
来实现该目的同义反复话语虽然没有信息效应
不能直接
导致人们知识结构的改变
但是
作为信息冗余
它却是为了克服信息噪声的干扰从而实现对信息准确有
效的传递
这也是我们所选择的一种有效的
工具性策略
War is war
为例假设两个人在谈论一个关于战争的话题
一方想说明
战争是残酷的
也就是
他想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对方为了传递这一消息
他至少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用何种语
言表达形式来对
战争是残酷的
进行编码如何让对方相信这种编码是有效的
对于问题
他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 ( a明示
直接说
战争是残酷的; ( b
以其他话语形式
表达
如说战争导致难民
将士阵亡……如果采取策略b) ,
就需要依赖语用推理才能得出
战争是残酷
的理解语言对信息的编码策略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话语结构以及信息传递的可及性信息传递的
及性是指信息为受话人所理解
接受的程度相对暗示策略而言
明示策略由于更直接
从而其信息传递
的可及性更高
对于问题
为了让人相信自己的编码有效
说话人就须采取提高信息冗余度的策略具体而言
果他采用了明示的策略
就需要其他消息如战争导致难
将士阵亡……来对其所采取的明示策略加
以巩固以达到信息累加或信息重复的效对于要传递的消息
战争是残酷的
而言
其他消息无疑是
一种信息冗余
因为即使不要这些
战争是残酷的
这条消息也能明白无误地为对方所理解但是
果他采用了暗示的策略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对方就暗示的言语表达做出合理的语用推导
反复话语
War is war
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
它本身没有信息性
属于信息冗余
其目的在于
提示对
方在就战争的属性或态度做语用推导时需依据暗示话语做出因此
假设一方想传递
战争有好处
一消息
如果他采用暗示策略
完全也有可能用同义反复话语
War is war例如
8A. 终于开战了
B. 这不
汽油价格一下就降了
A. 是呀
战争就是战争嘛
正如
Children are children
一样
就孩子的属性或态度而言
既可以做积极正面的推理
可爱
也可以做消极反面的推理
讨人嫌
幼稚无论做出那种推理
会话含义都是暗示话语的隐
意义而不是同义反复话语本身意义无论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 ,
同义反复话语不过信息冗余而已
·47·
成 军 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交际功能
因此
绝没有脱离任何暗示话语或语境的同义反复话语
因为
信息冗余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具有信息性的
非冗余信息
不然怎么称得上
冗余
比如
对没有任何相关语境信息的人来说
就很难准确理解下
面同义反复话语的所谓会话含义
9A. 小明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B. 孩子就是孩子
由于言语交际中信息传递具有互动性特征
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更多起到消除来自受话人的
信息噪声的干扰的
工具性功能同样以
War is war
为例假设一方想传递
战争是残酷的
这一消
而对方可能持有关于战争的其他不同态度
战争是浪漫的
战争能带来利益
等等这些态度很
明显与发话人对战争的态度不一致
不协调
甚至完全对立这样
受话人所持关于战争的不一致
不协
对立的认识便构成了发话人意欲传递消息的信息噪声为了克服信息噪声的干扰
发话人必须设法
提高信息冗余度信息重复与信息累加是一种策略
而以不提供任何信息的语言形式同义反复话
同样可以达到提高信息冗余度的效果
后者即为
工具性策略通过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的恰当形式获得信息冗余以克服信息噪声
战争是浪漫的
战争能带来利益
战争是残
酷的
这一消息的歪曲
修正
篡改这种
工具性策略
的选择既可能具有前瞻性
即发话人对信息噪声
有心理准备
也可能通过信息反馈获得信息噪声后做出
工具性策略
的选择
5结语
话语的信息性与交际性是语言实现其不同功能的基础言语交际是通过话语传递信息从而实现影
响他人思想
行为之目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交际双方的信息一直互动协商
相互促
同时不断克服
来自对方的噪声信息对自己所传递信息的歪曲
修正
篡改等干扰同义反复话语的特征在于其语义无
信息性
其性质为信息冗余
其语用功能在于通过一种
工具性策略
获得信息冗余以消除信息噪声对所
传递信息的干扰
从而保证话语信息在言语交际中的传递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长期以来
认知语言学更多关注语言作为人类不可或缺
的认知工具在信息组织
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忽略了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媒介或工具在信息传
递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我们希望本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同仁对语言的这种
工具性功能
的研究
兴趣
从而更全面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参考文献
AdlerR. & G. Rodman. 2006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9th edition) [M 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itchisonJ. 2000The Seeds of Speech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 Canto editionfirst edition published in 1996)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serB. 1988. Motor Oil Is Motor OilAn Account of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e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2) : 215-220.
GibbsR. & N. McCarrell. 1990. Whyboys Will Be Boys and Girls Will Be BoysUnderstanding Colloquial Tautologies J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 2) : 125-145.
Goldberg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ce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GColeP. & J. Morgan. 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41-58
HigashimoriI. & D. Wilson. 1996. Questions on Relevance JUCL working paper in linguistics 8) :111-124
KlirG. J. 2006.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Foundations of Generalized Information theoryM.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
LevinsonS. C. 1983Pragmatic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
外国语文 2018 年第 6
LyonsJ. 1977. Semantic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ibauerJ. 2008 Tautology As Presumptive Meaning JPragmatics & Cognition163) : 439-470.
RhodesR. 2009. A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of Tautological Constructions with Special Focus on EnglishA. Onlinehttp
Linguistics. berkeley. edu / russellrhodes / pdfs /taut _qp. pdf.
SaeedI. 1997. Semantics 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hannonC. W. Weaver. 1964.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10th printing) [M. 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
SonnenhauserB. 2017 Tautologies at the InterfacesWer kannDer Kann JJournal of Pragmatics 117) : 16-28.
WardG. J Hirschberg. 199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autological Utterance JJournal of Pragmatics 15) : 507-520
WierzbickaA. 1987 Boys Will be BoysRadical Semanticsvs. Radical PragmaticsJLanguage63 1) : 95-114
WierzbickaA. 1988 Boys Will Be BoysA Rejoinder to Bruce Fraser JJournal of Pragmatics 12) : 221-224
WierzbickaA. 1991.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 M.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埃德加·莫兰. 1999.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新仁. 2002. 从话语标记语看首词重复的含意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 :12-15
陈新仁. 2003. 论首词重复修辞现象的认知机制J现代外语4) :358-364
陈新仁. 2004. 英语首词重复的语用认知阐释J外语研究1) :45-50
高航. 2010. 重言式的构式语法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 :1-6
桂诗春. 1980. 冗余现象与英语教学J外国语1) :52-57
刘正光. 2005.
非理想
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同义反复
的非范畴化理论解释J现代外语2) :
111-121
文旭. 2003. 同义反复话语的特征及其认知语用解释J外国语言文学 3) :29-33.
徐盛桓. 1984. 语言的冗余性J现代外语2) :3-8
余维. 2001. 修辞的语用学首词重复tautology的语用分析C苏州7届中国语用学研讨会宣读论文
TautologyInformation Redundancy and its Communicative Function
CHEN Jun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unctions that tautology serv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autology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semantically uninformativehence producing information
redundancy in the communicative systemserves to counteract the distorting effects of the information noise from the addressee. I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ise refers to any disturbances or defects in the system which interfere with the faithful transmission of
signal. While in any verbal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noisethe addressee-held information that is incompatibleeven in conflict
with the transmitted informationis one of such disturbing variables that interfere with the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information negotiating process in which communicators take measures to counteract the
disturbances or defects caused by information noise so as to guarantee the faithful and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autology is aninstrumental strategyemployed by the addresser that satisfies that need. In shortthe function of tautology lies in
the role that tautology plays as an instrumental strategy in producing information redundancy that counteracts the disturbing effects
of information noise to the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so as to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tautologyinformation transmissioninformation redundancynoise
责任编校冯 革
·67·
ResearchGate has not been able to resolve any citations for this publication.
ResearchGate has not been able to resolve any references for this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