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PDF Available

Energy-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nderlaid D2D Multicast

Authors:

Abstract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 is a promising component to improve spectral efficiency for the system and lower down energy consumption for mobile terminals. Besides, in D2D-aided content delivery scenario, it is potential to enhance system capacity and individual quality-of-service (QoS) experience when D2D multicast is further enabled, but due to the battery-driven feature of mobile relays and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ular and D2D links, the optimization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should be addressed. So, we propose a bipartite graph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to minimize th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 at the mobile relays under individual QoS requirement by incorporating channel assignment and power control, and we also leverage the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aving for system capacity. Thanks to the numerical results, we amply elucidate the efficacy of our mechanism.
收稿日期:
  网络出版时间: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
作者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
网络出版地址:

D2D 景下节能分配
赵季红
董姣姣
(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 西安
;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 西安
)
:设备间通信通过复用蜂窝通信的频谱
能够提升系统频带利用率
并大幅度降低终端能耗
在 内 容
分发网络场景中
借助设备间通信多播还能有效地增加系统容量
改善用户的服务感受
虑到
中继电量受限
而且设备间通信与蜂窝通信之间由于频带复用会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
出了 基于
论的资源分配机制来最小化移动中继的总能耗
并同时保证蜂窝用户和设备间通信用户服务质量
此 外
还考虑了上述能耗优化与系统容量之间的折中关系
实现了在接入用户数量最大的前提下最小化能耗
关键词:设备间通信多播
移动中继
系统容量
资源分配
二分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 :
Ener
gy
-awareresourceallocationforunderlaidD2D multicast

 


   
  


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e
yWords:

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多媒体应用的涌现
用户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不断增
在不改变通信模式的情况
更高的传输速率意味着更高的功率开销
这将大幅度增加终端的能耗
着生活方 的改
人们对
于近距离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
于此
设备间通信

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通过复用传统蜂 窝用 的频带资
使得数据直接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传输
无须经过
基站进行中继
它的引入不但能够大幅地提升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用户的服务质量
降低终端能耗和传输时延
而且能够有效地拓展小区覆盖范围并缓解基站负荷
特别是
在内容分发网络场景
即当多用户请求相同内容时
可将其附近已经接收到相同的内容的移动终端作为发射端
过设备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XIDIANUNIVERSITY

http
www.xdxb.net
广播的形式向请求用户传送信息
设备间通信多播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基站对于相同信息的传输负荷
并且当
用户位于小区边缘时
系统的容量
即接入的用户数目
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在传统通信系统中
主要的优化目标是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然而在上述内容分发场景中
由 于 移 动 中
电量受限
当它为其他的用户提供无偿的传送服务时
如果电量消耗过多
对其不公平
所以其能耗应得
到考虑
但是
不考虑用户服务质量要求
单纯的节能优化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由于设备间通信与蜂窝用户复
用相同的信道资源
他们之间会存在同频干扰
化终 能耗 提是 保证 间通 请求
用户和传统蜂窝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随着通信数目的激增
统容
逐渐成为衡量系统性能
是用户公平性
的重要指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功率控制和信道分配是两种有效的实现途径
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在关注蜂窝通信与设备间通信混合网络场景
考虑的是只有一个传统通信
用户和一个设备间通信对的场景
联合频带复用模式选择和功率控制最大化上述两条链路的吞吐量
是并
没有考虑设备间通信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考虑了多信道的场景
通过信道分配优化用户公平性
最大化最差用户的性能
但同样忽略了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在上述相同场景下
通过信道分配优化
了整体吞吐量
但是忽略了联合资源分配对于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
考虑了与文献
相同的优化目
但加入了功率控制
保证了所有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考虑了蜂窝网络下设备间通信多播
场景
内容请求用户 行分组形成多 间通
并由每个集群中的中继对其内成员进行广
过用户之间的 作形集群 节点 能耗
但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服务质量
出了一种基于 弈理论的联合 群策略和功率 的方 来最 传输 间并 保证 服务
质量
但忽略了信道分配
基于此
笔者在同时保证设备间通信用户和传统蜂窝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前提上
通过联合多播信道分
配和功率控制来最小化移动中继的总能耗
在假设设备间通信用户已经形成集群的前提下
本方案通过两步
实现上述优化首先
分析了单设备间通信多播集群单信道的情况
到最多能够接 的请 户数 以及
此时移动中继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
考虑设备间通信多播集群和多信道场景
结合上一步得到的信息
原最小化中继 能耗问题价于 经典 配问
继而借助
得到
上述机制同样可以拓展到最大化系统容量
即在能耗优化中加入用户公平性
通过仿真
了所
提资源分配机制的性能以及系统整体性能与用户公平性之间的折中关系
系统场景图
1系统模型和问题
考虑单小区场景
包含以下类用户
蜂 窝 用 户
称 为
内 容
求用
以及存储上述服务内容的移动中继
虑到上下行负载的不对称性
假设设备间通信链路复用蜂窝网络上行
频谱
为了保证集群复用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设单用户仅能复
用单个信道
同时单个信道仅能被单个 用户复用
如图
用户已形成了两个集群
分别是两个集群中的中继
用户 的 信 道
因 此
对集群用 户 进行多播时会对基站产生干
也会对集群产生干扰
之间的干扰情况同上
别用
示上类用户
并假设系统中的信道
目等用户的数目
而且每个用户已经分配了不同信道以及特定的发射功率
者仅
用户的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
用户的集群过程已经完成
用户附着在一个
用户上
并记附着在第

用户上的 用户集合为

但其是否能够最终接入系统需要通过文中
的资源分配机制进行决策
下面给出一种 用户附着到 用户的过程
用户以相同的发射功率
在小 区 内广 播
区内用户在接收到上述信号后
选择信号最强的 进行
附着
附着在相同中继节点的 户形 一个潜在设备 通信 集群
为了后续分析的方便
使
干噪

门限值来反映用户服务质量需求
对第

个集群
元等:
多播场景下面向节能的资源分配机制
http
www.xdxb.net
假设其复用了用户
的信道资源
如式
所示


的信干噪比值分别定义为







 
其中

别表用户
集群

用户的发射功率值

别表用户

基站
的路径增益
别表 示
和集群

的背景噪声

别表

用户成员
的路径增益
由于每个通信用户都有一定的服务质量需求
户的 干噪比门 值分 定为
了最终评 本算 性能

为移动中继的总功率消耗
为系统中接纳的 用户数量
是计算相应集合中元素的数量









{ }
 
ì
î
í
ï
ï
ï
ï
其中

二进离散的信道分配变量
如 果 用 户
的信道被分配给了集群

中 的 用 户

否则

因此
给定


的情况下
笔者所要解决的优化问题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ì
î
í
ï
ï
ï
ï
ï
ï
ï
ï
ï
ï
其中
表示单个信道仅能被单个 用户复用和单个 用户仅能复用单个信道
户的最大发射功率限制
是为了保证用户 和 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2资源分配机制
中构造的是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
难题
如果将其中信道分配相关的二元
散变

变为之间的连续变量
并且引入新变量




可以验证上述
问题是关


的凸优化问题
继而可以借助障碍法进行求解
上述处理过程存在以下两方面
不足
中可能出现限制集为空集的情况
即并不是所有用户和 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能
同时得到满足
二元离散变量 续化处理之后 到的 题虽 较原 有更 目标
取得最优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

可能为连续值
不符合约束条件式
笔者提出了一个两步的资
源分配机制来解决上述两方面不足
其 中
步考虑单集群单信道的场景
得到使最多 用户接入时
用户的最小发射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过程虽涉及功率控制
但实际上并没有分配功率
而是用于衡
量各个集群在不同信道上的性能
之后多集群多 道场 的建 供必 信息
基于上述最优信息
原最小化能耗问题转化为图论中经典的分配问题
而借算法得到最优解
2.1单集群单信道场景下的能耗优化
在单集群单信道场景下
虑如何在 用户数目最多的前提下
最小化 用户的发射功
不失一般性
虑第

集群复用
用户信道的情况
优化模型为



 



 



 


 
ì
î
í
ï
ï
ï
ï
ï
ï




表示当集群

的信道资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http
www.xdxb.net

的可接入的 用户集合
对于集群

任意

其接入系统所需要的最小发射
功率


而 第

用户的最大发射功率

{

}
因此
根据多播的传输特性
问题式
中最优的

是满足






此时的最优发射功率



需 要注 意 的 是
由于约束条件的限制
可能有一部分 用 户 不 能 使 用 集 群 复 用 信 道 资 源
即出现

的情况
将集群的发射功率值设为 
可接入 数设为零
2.2联合功率控制和信道分配
节仅仅考虑了单集群单信道的情况
没有考虑集群 信道选择 整体 能的
基础上
原优化式
可转化为




 




ì
î
í
ï
ï
ï
ï
二分图模型
原限制条件式
已经包含在了式
最优解

这部分仅需要考虑

即如何实现 用户信道之间的匹配
了更好地描述式
借助二分图
进行
建模
是顶点集合
可分为两组互不相交的顶
点集合
分别用
是边集合
每条边所关
联的两个顶点分别属于
表示边所对应的权值集合
如 图 所 示
如果令
表 示 集 合
集合
之间的信道复用关系

表示第

个集群复用第
户信道时的最优功率开销的相反数

 


最小功率
价地
转化为图论中经典的分配问题
继而可以借助 算法得到最优解

此 外





类似地
如果最大化接入系统的 用户数目




 




 
ì
î
í
ï
ï
ï
ï
则其同样可以借助二分图进行建模
不同的是
时权



中接入用户数目
的最大值
因此
仍然可以借助 算法得到最优解






者所提资源分 机制总的 复杂
(
)
对所有 用户复用所有信道情况进行遍历的总复杂度
(
)
节的复杂度
3仿真结果
考虑单小区场景
小区分为中心 边缘 用户在小区中随机分布
而对于
考虑到文中设备间通信多播主要用于解决传统蜂窝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
因此将 用户随机分布在边
缘区域
另外
为了保证设备间通信的高效性
用户均匀分布在中心与边缘区域的交界处
从而保证设
备间通信对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大距离约束
笔者所提的资源分配机制同样适用于类用户完全随
机分布的场景
软件对比了种算法笔者提出的算法
即通过 算法求解式
笔者提出的算法
即通过 算法求解式
中的算法
根据节得到的能耗

低到
元等:
多播场景下面向节能的资源分配机制
http
www.xdxb.net
依次分配信道随机分配
将信道依次随机地分配给未接入的集群
而不考虑集群复用该信道时的性能
要仿真参数设置如表所示
1仿真参数表
参数 设置值
区半
中心与边缘区域的间隔所在的半径为
线参数 模型 全向型增益
移动终端为
率限
射功 率 文
中开环部分功率补偿算法
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和噪声系数
移动终端为
单信道带宽
设备间通信链路路径损耗模型
显示了总功耗和可接入 户数 数量的变化曲线
从图
的增多
法的功耗都呈下降趋势
数量增多时
用户可以选择更佳的
因此可接入的
用户数会增多
影响功耗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集群中接入的 用户数增加时
的功率消耗会增
是由的增多
用户可接入更优
使得它们的信道条件更好
发功率消耗减小
中继数量变化时的性能比较 图设备间通信请求用户数量变化时的性能比较
显示了总功耗和可接入的 数量随用户数的变化曲线
用户的数量逐
渐增
总功耗也逐渐增大
从图
用户数增多时
接入用户数也逐渐增大
因是用户数增多时
每个集群中的平均可接入 用户增多
集群与最差 用户的信道
质量变得更差
的功率消耗增大
显示了总功耗和可接入的用户数随用户的最小信干噪比阈值变化的曲线
的最小信干噪比变大
功耗也逐渐减小
用户最小信干噪比值的增大
接入的 用户数减少
主要原因是
接入 数的 小使 个集 群中 均接 入 数减少
和最差 用户之间的信道质量相对较好
使的功率消耗减少
蜂窝用户信噪比变化时的性能比较 图设备间通信请求用户信噪比变化时的性能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http
www.xdxb.net
显示了总功耗和可接入的用户随用户最小信干噪比的变化曲线
算法
功耗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
曲线呈下降趋势
是当 用户最小信干噪比增大时
发射 率有
使得一部分信道质量差的 接入
因此可接入 数减少
导致功耗变化的因
素有以下两点
一是当 用户最小信干噪比值增大时
的发射功率会变大
二是由于可接入的
户的减少
使的发射功率减少
当功耗变大时
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否则
后者趋于主导
综合图至图
随机算法在接入链路数目方面性能最差
原因在于其没有考虑信道分配与功率控制之
间的关联性
算法则过于注重个体性能而损失了一定的系统性能
此外
系统整体性能与用户公平性
之间具有一定的折中关系
笔者提出的算法得到最小能耗
但相比于笔者提出的算法牺牲了一定的接入
链路数目
4结 束 语
针对设备间通信多播协助的内容分发场景
者提出了 联合 播信 配和 制机
的总能耗
并同时保证 用户的服务质量
首先从单集群单信道场景出发
得到任意集群分
配到不同信道上时最多可接入 用户数以及此时的功率开销
基于上述结果
将多集群多信道场景中的能
优化问题 化为 用户与 用户信道的匹配问题
其等价于图论中经典的分配问题
继而借助
算法得到最优配对结果
可以在上述模型中加入对于用户公平性的考虑
即最大化可接入的链路数目
在实际中可以按照不同的侧重目标灵活设置
通过仿真
观察了 总能耗与最多可接入 用户数目随系
统参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折中关系
然而
笔者研究的是单信道只能被单链路复用
单链路只能复
用单信道的情况
以接下来可研 的方向是单信 可被 链路
单链路可复用多信道的情况
提高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辑
元等:
多播场景下面向节能的资源分配机制
Article
Full-text available
To cope with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existing 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 (LTE-A) uplink cellular links and device-to-device (D2D) links, power control and channel assignment are jointly considered to optimize spectral efficiency under the quality-of-service requirement of prioritized cellular links. Each D2D link can reuse multiple continuous channel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the original problem, we decompose it into two sub-problems: power control and channel assignment. The design of power control can be analyzed via convex optimiz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optimum, the design of channel assignment is the classic set partitioning problem, which is generally an NP-hard problem. Thus, a greedy algorithm with polynomial-time complexity is proposed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outperforms those with a single resource variable and also those where multi-channel reuse is not enabled.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close to the global optimum derived by the branch-and-bound method.
Article
Full-text availabl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s a promising component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systems, 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oth system-side and user-side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prior works are mainly focused on addressing the system-side metrics. Therefore, a balance was struck between EE and UF by joint consideration of power control (PC) and temporal and spectral scheduling (TSS). Specifically, PC was intended to maximize the EE of the D2D user.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SS determined the set of admitted D2D users and their allocated spectral resources. Moreover, the weights were updated by the idea of proportional fairness dynamically. Finally,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efficiency mechanism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EE and UF.
Article
Full-text available
In mobile relay-aide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D2D links and the existing links is inevitable due to spectral reuse, besides, considering the limited battery lifetime of mobile terminals, a joint power control (PC), channel assignment (CA) and MR-selec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global energy efficiency of MR-aided D2D communication. By exploring the property of fraction programming, the original problem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solving a sequence of parametric programming problems via the Dinkelbach method. Besides, each parametric programming problem can be decomposed into two subproblems, i.e., the PC subproblem and the joint CA and MR selection subproblem. Moreover, the former turns out to be the difference-of-concave programming which is generally NP-hard, but it can be well addressed by sequential convex optim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latter reduces to the bipartite matching problem which can be optimally solved by the Hungary algorithm in polynomial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icacy of our proposed scheme.
Article
Full-text available
To cope with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ular links and device-to-device (D2D) links concurrently transmitting with the 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uplink spectrum, a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global energy efficiency of D2D links. The above problem can be decomposed into the power control subproblem and the channel assignment subproblem. Specifically, the power control subproblem can be optimally solved with the help of Dinkelbach method and Lagrange du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channel assignment subproblem turns out to be the set packing problem which is generally NP-hard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time hard). Therefore, a heuristic algorithm is further devised to achieve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outperforms the ones where only single resource variable is optimized, and it achieves the polynomial-time complexity at only minor performance loss when compared to the global optimum.
Article
In this paper, the wheat straw (WS) was modified using phytic acid (PA) to improv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dye (MB, cationic dye).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ate of the modofied wheat straw using phytic acid (PA-W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pH, MB concentratio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contact time on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quantity of PA-WS for MB was up to 205.4 mg g⁻¹ at 25 °C. Equilibrium adsorption isotherm data indicated a good fit to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and the adsorption kinetic was well-fitted by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and the Elovich model. Regeneration study revealed that PA-WS can be reused eff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WS was a promising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ationic dyes.
ResearchGate has not been able to resolve any references for this publication.